《人生》这本书
Nick Yam Lv7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本书,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是人生不同的篇章,章章有各自的风采,章章不可或缺。作者、读者全是自己,作的时候尚不明白,读的时候才品出点味来。做孩子的想长大,做老人的想年轻,想彼此穿越人生书的章节,或把这些章节的次序颠倒。只是作书的时候无法办到,读的时候才有所明了。每每有所感悟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把人生作比。但是这样的具象作比,虽然比较诗意,但是只是一时兴起,就像清风拂过,撩人心绪,而事后在心中留下的或许只有些许惆怅。卞之琳先生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样的个中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出身——出版社。买书看书的时候你会不会专门留意一下手上这本书的出版社。你有没有意识到有头有脸的出版社出书是很讲究的,无论是文字质量上的把关还是纸张排版的确定,久而久之这样的出版社就有了自己的无形资产——在读者心目中有了专门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古代典籍的考据评论,更是如此。那么《人生》的出版社呢?虽然西方国家在这几百年一直宣言“自由平等”的思想。但是《人生》的出版社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出版社,有自己的财力、有自己的声誉、有自己的人脉、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历史。这些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人生》这本书的读者群、畅销程度等等。当然名家也会出不肖子孙一样,出版的《人生》也可能与出版社名不副实。

而有时候不起眼的出版社却能够巨眼识英雄,出版的《人生》可歌可泣、荡气回肠。所以虽然出版社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人生》本身。

如果《人生》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人一生经历的浓缩。那么书页的多少或者书的厚薄就是人寿命长短的象征。当然就像大部头的书不一定是经典一样,一个人长寿不一定就有所作为。如果仅仅是苟且偷生了百年,那么这样的《人生》和白纸没有太多的分别。像唐代诗人李贺那样,虽然仅仅只活了20岁,但是他的诗却流传至今。而杜甫在40岁之前基本上只能算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如果没有他老年的创作,唐代的诗歌也许要黯淡很多。所以寿命长未尝不是好事,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挥霍的理由。

于是就牵涉到书的内容了。人生的经历越丰富,那么书的内容就越精彩越深刻。这种经历在经历者而言未必是其所希望的,往往有诸多遗憾或者悲情,但是就读者而言却能够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或者引以为鉴。我们为西楚霸王扼腕叹息,我们为岳飞、李闯王、石达开垂泪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是不是沉淀了一些东西?

人生分分秒秒,难道《人生》一定字字珠玑?不一定。两本同样厚度的书,甚至是相似的故事,如果提纲挈领的规划不同,可能他们的畅销程度就会大相径庭。张生和莺莺的故事从唐朝的元稹笔下开始,一直是相似的故事。董西厢和王西厢甚至字数相差都不多,但是世人的记住的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构思更加巧妙,更加让人牵肠挂肚。同样,《人生》也需要好好规划。这样在成书之后才不会有太多遗憾。

《人生》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呢?这就要看看它的读者群。如果仅仅是自娱自乐,那么就是犬儒主义的《人生》——只求无愧于心。如果读者群是孩子们,那么这样的《人生》往往如童话般美好,即使有“野兽”即使有“巫女”。如果是青年们枕边书的,那么它必然是关于奋斗的征程与历史。当然这样的意义还是比较肤浅的,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成为经典,必然需要经历时间和历史的“千淘万漉”。所以不要以为一时被人称颂而成为畅销书就不可一世,真正的好书往往不容于当世。就好像晋代陶渊明的诗直到一千年以后的宋代才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人生》的意义也只有后世才能见分晓,这也就是武则天无字碑的用意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普通的书可以再版、可以修订,但是《人生》呢?除非你承认转世的可能性,否则仅此一遭!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已经在编写自己的《人生》了——你的故事是真实的么,还是杜撰的;你的《人生》是自己的真知灼见还是人云亦云。当我写完这篇文章,轻舒一口气的时候,而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陷入思考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新的篇章开始了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