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革,百废待兴。1978-2008年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极特殊、极不平凡的一个阶段,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和震惊,也让国人在激动之余有些迷茫——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走。这沧海桑田的三十年,非常有必要梳理一番。而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则给了我一个机会,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这段历史的窗口,获得了大量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也难怪在客户经理加强班上,总行私人银行部老总推荐这本书——如果想要读懂当下中国,首先要了解过往的三十年。
有句话说的好:“讲古代史易,讲当代史难。”古代史经过时间的洗礼,其背后的发展逻辑和价值判断已经相对稳定,而当代史则不然,作者所面对的读者往往能够亲身经历所述当代史带来的结果体验。如何从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发展中抽取出重点,同时忽略相对琐碎的细节是有难度的。吴晓波是一个媒体人,他以一个记者独特而敏锐的眼光,网罗大量的企业素材(主要来源是历年的新闻报道),以编年体的形势,把1978年以来每一年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和人物忠实地记录下来,试图探寻历史背景、企业故事和个体命运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机遇;有人随改革而动,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战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前端,捞取转型红利……当然因为作者采用的是描述的笔触全景式地演绎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因此文学性比理论性强,但是震撼却是实实在在的,我把它叫做三十年的史诗。
激荡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尘埃与曙光升腾。博弈的三方是国企、民企和外企。他们在中华大地上纵横捭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都做出了并且正在做出巨大的贡献。八十年代是观念的时代——无论是国企、民企、外企,都在试图突破自己的固有的观念。国企在计划体制下艰难转型,前途未卜,它代表的是城市的状态;民企在体制外见缝插针,风生水起,这是农村承包制度之后产生的惊喜;外企刚刚进入中国,试探着这个神秘的市场。观念在于人心,人心细微,风吹草动就引来一场经济倒春寒。而政策的反复,体制的不完善,企业家的管理素质欠缺,使得企业在产权等核心问题上埋下了一枚枚定时炸弹等待着后来人去拆弹。九十年代是资本的时代——国企改革大步推进,民企和外企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分享改革的盛宴。股市这个资本赛马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风生水起,让各路神仙庄家八仙过海。“儒商”等群体信奉着早期华尔街的信条——“把自己变成野兽,也就拜托了做人的痛苦”,成为资本大潮中的首批弄潮儿。新千年的头十年是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迅速兴起,之后泡沫破裂;外企从竞争性行业开始进军垄断性行业;房地产一夜暴利;中国制造铺满全世界。为了适应全球化趋势,企业开始了规范产权、谋求上市、争取世界五百强的荣誉之旅。一批企业倒下,另一批企业站起来。
阅读中,我感触颇多。过去三十年,一直存在着两个中国:经济强劲成长的中国和体制消耗严重的中国。可能是因为从小在浙江这个民营经济最发达省份的原因,最让我唏嘘不已的是民营企业,用书里的话来说民营经济是“随风而行,遇石则弯,集涓为流,轰然成势”。可不能忘记国企就是三峡大坝,民营经济再怎么“成势”也无法绕过这个庞然大物。记得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周万顺跑到陕西采油,没出油的时候国家不管,等到出油的时候却遇到了采油业整顿,于是油井变成了国家的。这应该就是当时民营企业现实生存吧。国企常常以国家的名义垄断,以市场的形式盈利,外企也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民营企业在制度和待遇上却是边缘化的,多少民族品牌因此陨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提出过“制度大于技术”的观点,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核心技术始终是中国制造的软肋。中国的技术分层就像劳动力分层一样,有尖端的科学家,也有低端的农民工,就是缺少中端和高端的工程师。中国企业的着力点应该是核心技术。目前看来,很少有企业像华为那样能够每年投入10%以上来做研发,也没有哪一个企业像华为那样把制度用《基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纵观全书,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而中国企业另一个着力点应该是格局,像海尔那样——“应像海,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溪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只有拥有大格局大视野的企业才会有大未来。
熟悉那三十年史诗般的改革轨迹,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有理由相信中国企业应该能上一个新台阶。
- 本文标题:三十年的史诗 ——《激荡三十年》读书报告
- 创建时间:2013-05-17 19:22:19
- 本文链接:essay/Thirty-Years-of-Stimulation-Reading-Report.html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